NIKKARI / 日本製

高設栽培用介質拌碎機CLA-350  客訂品

草莓高設栽培的最佳助手
高設栽培介質拌碎作業輕鬆完成

標配:單刃 耕耘寬度 175mm;雙向刃
選配:雙刃 耕耘寬度 240mm;最外側向內

全新日本原裝進口公司貨,零件備品齊全,零件原廠供應直接輸入

※不適用於高架栽培槽內盛裝之泥土,亦不適用於保麗龍栽培槽

※僅適用於高設栽培槽為單槽(30CM以內)或預留車輪走道之品字型槽

亞細亞 / 韓國製

動力培土機(振動式)VR-550 客訂品

台灣草莓產業未來的最佳得力助手
開溝 作畦 同時完成

■ 開溝同時作畦
側邊配備塑膠打擊板
開溝&作畦同時進行
■ 方向盤可依需求調整
方向盤把手可360度旋轉
依據作業需求調節16個階段
■方向盤可上下調整
具控制上下調整桿
根據作業需求上下調整5段
■ 左右轉向離合器
具左右轉向離合器
可控制左右轉向
■ 原裝進口公司貨
全新進口公司貨
零件備品齊全
零件原廠供應直接輸入
■ 本體機多功能
可另購其他配套作業器,
滿足不同的作業需求.

※土壤需經過太陽養生熱處理,否則畦不會漂亮

DASEUNG / 韓國製

36穴草莓育苗盤 客訂品

高設滴灌式育苗盤採用滴帶給水,避免頭上灌水導致病害傳播,以滴灌方式育苗,更有利於健康種苗的生產,尤其是環控溫室

滴灌方式可以避免土壤可能帶來的疾病,如:炭疽病、萎黃病…等

※使用韓國育苗版,育苗圃場須事前整平,育苗架要保持水平

另有21、27穴育苗盤 

※搭配5公分育苗用滴帶

旭立 / 台灣製

浮動滴箭

自動排污

■流量 : 2.2L / 小時
■抗堵塞

浮動滴灌系統是目前使用在自動化灌溉系統上最好的選擇,

因為它有三種特性:

(1)自動排除殘渣,解決滴灌長期堵塞問題。

(2)可以調水量,所以可提供不同種類的植物的需水量。

(3)低功率,操作壓力為0.4~2 Kg/cm2,更適合重力灌溉

旭立 / 台灣製

家庭式美植袋種植架

■長120公分,寬95公分,高120公分
■美植袋(上層)寬40公分/深18公分
■美植袋(下層)寬20公分/深18公分
■美植袋厚度1.5mm
■整組特惠價2000(不含運費)

訂購專線:張國雄 0931-647-940

旭立 / 印度進口

進口栽培介質椰纖

■可做為植物介質取代土壤,適合草莓及任何根系植物
■草莓高設水耕栽培用培地條件
■保水力 與 排水力 高的 培地
■無營養、輕量、取得容易、經濟性

旭立/ 台灣製

高架草莓園整場規畫施工

客製化錏管架與各式栽培槽

高架育苗平台設計施工

草莓高架、育苗架、高架用平面網室、家庭式種植架、錏管、防鳥網/防蟲網施工、椰纖塊、泥碳土、抑草蓆、圓型塑膠釘、塑膠C型夾、管夾、彈簧夾、草莓壓苗叉、浮動滴箭、滴灌設備、
、草莓管理系統、防治資材
歡迎預訂、咨詢,免費到府評估

依需求客製化 為您規劃 施工

.

DASEUNG / 韓國製

24孔育苗穴盤(大)  客訂品

長:540mm ,寬:340mm ,高:106mm

穴大小:60x35x90mm, 介質容量:170ml

★ 配合種苗三級制之發展與需求、產業之健康種苗培育

★ 以創新滴灌方式突破產業育苗困境、搭專屬配滴灌帶

■ 避免頭上灌水造成病害傳播   如:炭疽病、萎凋病、疫病

■ 可高架、平地、植床架設置 

 

 

草莓育苗期 頭上灌水病害

炭疽病、萎凋病、疫病

炭疽病

學名:Colletotrichum dematium;  C. fragariae;  C. acutatum; C. gloeosporioides
英名:Anthracnose fruit rots(Black rot); Anthracnose
病原:Glomerella cingulate; Colletotrichum acutatum

可感染草莓果實、走莖、葉部及莖冠基部。在葉部形成黑斑,在走莖上形成環斑,莖基部感染後期會導致草莓植株萎凋並死亡。葉柄及走莖感染炭疽 病,初產生小斑,之後擴大變黑色,乾燥、並略凹陷,並造成連接葉片變褐 色、下垂。在葉片表面上形成黑色 1-2 mm或更大之病斑,有時顏色會變淡灰 色。炭疽病亦會造成冠腐,由新芽侵入感染後,全株葉片變紅褐,會突然萎凋 枯死,莖基內部呈現深紅色與青枯病類似,病株基部切開置於濕室中不產生菌 泥,但會產生菌絲與孢子。受感染之成熟果實上形成小斑,凹陷、常變黑色, 但潮濕季節時,顏色變淡,病斑會擴大癒合,果實最後變成木乃伊化。 傳播途徑: 病菌殘存於葉片或莖冠基部,分生孢子藉雨水及風力擴散,並感染健株, 亦可藉幼苗行遠距離傳播。

萎凋病

英名:Fusarium wilt (yellows)
學名:Fusarium oxysporum f.sp fragariae

首先,外葉的葉柄產生紫褐色的長條線,小葉的一部分或全部會從葉緣開始變枯萎。不久,整個外葉就會失去活力,枯死。輕症病株的生長發育不良顯著。果實著果時,植株急劇地全體萎凋。切斷受害株的冠部後,部分維管束發生褐變,但並不像黃萎病那樣明顯。切割外葉的葉柄可以認定是維管束的褐變。地上部枯萎的株根會腐爛成黑褐色。

易於在低溫期發生,像黃萎病一樣高溫時不會發生。
發生條件:在 20~25°C的相對冷卻條件下多發,在 28°C以上不發病。在被害殘餘體中形成微小的菌核,在土壤中長期殘留成爲傳染源。從根尖或傷口侵入,在導管內繁殖和發病。

疫病

英名:Phytophthora rot
學名:Phytophthora nicotianae , Phytophthora cactorum , Phytophthora sp.

病徵及發生生態: 為害花、果柄、幼果、成熟果。花及果柄受感染後褐化腐爛,果實生長任一時 期均可罹病,綠果罹病時轉變成褐色,最後果粒乾枯木乃伊化,硬若皮革,故 稱為革腐(Leather rot)。;半轉色果實罹病時產生淡褐色病斑,邊緣部分有紫 色暈環;成熟果實罹病時不轉色或果肉組織稍變褐色。被害果實切開時病健部 份無明顯界線,嚴重時果實呈水浸狀腐爛,遇濕度高時,果實外表佈滿白色菌 絲。本病主要發生於 3-5 月間,遇連續陰雨時往往造成嚴重損失。

病原菌: 本病病原菌為 Phytophthora cactorum and P. citrophthora,P. cactorum 之菌絲密而短,P. citrophthora 之菌絲疏而長。被害果實上均可著生孢囊, 遇高濕度或雨水可釋放游走子,成為新的感染源。Phytophthora cactorum 在 土壤中以卵孢子(Oospore)或存活於植株殘體中,渡過不良環境,俟環境適合時 再發芽生長,形成孢子囊及游走子,隨雨水及灌溉水傳播為害。